跳到主要內容區

TA目的

    透過杜威「做中學」或是「服務‧學習」的理念,都是說明不分年齡學習與教育都是存在的,並非只有在課堂裡才會有學習的產生,擔任TA的工作除了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有所謂的「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附加價值,「潛在課程」的特色主要在於潛在性和非預期性,國內教育學者陳伯璋做出這樣的解釋:「學生在學習環境中(包括物質、社會和文化體系), 所學習到和非預期或非計劃的知識、價值觀念、規範或態度。」或如吳清山、林天佑所指出:「在學校與班級活動中,一些未經計畫或事先設計的活動與經驗,卻會暗中影響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的種種活動與經驗。」
    TA處在學校與教室當中的環境,可能發生的潛在課程機會除了自己產生潛在學習的可能之外,也是製造產生對他人影響的潛在學習的機會,大學的校園中,無處沒有學習的影子,TA藉由協助授課教師教學的工作,就會有所謂的潛在的學習機會,這也是專業知識之外的必要學習和教育的產生。本校所欲發展的TA制度,除了做為教師教學的幫手之外,透過協助發展課程或是教學的歷程達到潛在學習的可能是擔任TA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另外,藉由TA社群的建立與經營形塑成TA社群的學習型組織型態,把學習的過程看成是根植於經驗和社會交流過程模式,TA工作多是著重在課程當中的人際互動,這就是TA的學習環境,再藉由TA社群營造下的互動交流更能提昇學習的量與質,這是大學多元價值的展現之一—創造學習社群!大學的主要功能不僅止於我們所認識的傳遞知識而已,而是讓大學裡頭的人們在大學複雜而強大的網絡系統和各種社區內發展知識,不管你的角色是教授或是學生都是系統成員之一,相互學習與成長。
    在擔任TA的角色的歷程中,藉由實做的過程學習,除了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外,在培植面對未來升學或就業的能力,這類非專業研究的範疇,也逐漸形塑TA個人的學習樣態,同時建立起自我價值。